童达清编辑整理
第1755期
△ 1月7日,绩溪县徽菜徽文化研究会召开年会,我会会员邵之惠作了工作报告。其后又于4月23日,在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徽΄聚一堂,共话发展”徽菜推广培训活动中, 5月9日,在“扬之论坛”上,先后作了报告。(程福如)
△ 1月9日,我会泾县理事吴小元著《泾县茂林吴语趣考》由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分俗语趣考、茂林童谣、茂林民间故事、茂林现代诗、茂林散文、茂林小说等六个部分。2月14日,该书新书发布会在茂林镇人民政府举行。(叶彩霞)
△ 2月19日,泾县政协召开《泾县五小工业》(暂定名)座谈会,该书由我会泾县理事叶彩霞负责主编,2020年10月开始收集资料,预计在2025年底出版发行。(叶彩霞)
△ 3月4日,全市政协文史工作会议在宁国市召开,会议通报了市政协和各县市区政协文史委2024年度工作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打算,重点布置了《天南地北宣城人》一书的写作工作。我会常务副会长童达清作为市文史馆馆员代表出席会议并讲话。(童达清)
展开剩余84%△ 3月21日,广德理事秦首武和会员李建国等参加了广德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广德市城市品牌形象策划”会议,并分别联系广德历史文化做了专题发言,受到与会者好评。(秦首武)
△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3月27日下午,广德理事许国结合考察调研,为广德三中300多名师生讲授了一堂《新四军在广德战斗的辉煌业绩》爱国主义教育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秦首武)
△ 3月31日,本会旌德理事、旌德县党史地方志室主任徐继霞应邀为全县农村党员冬训春训示范培训班授课,分享党课《从“星火”到“燎原”——旌德县党组织创建及革命历史研究》。(方光华)
△ 4月6日,受铜陵市宣传部、铜陵盛度文化研究会之邀,广德会员盛良君前往铜陵,作了《北宋名臣盛度家族世系及后嗣分布考》的专题讲座。(秦首武)
△ 4月9日,泾县历史文化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座谈会,查从俭、翟军、吴放驹、徐于泾、蔡盛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参加。会议决定每年定期编纂《泾县历史文化研究》一书,预设栏目有泾川史话、古建风韵、遗迹寻踪、山水阅览等。(叶彩霞)
△ 4月9日,广德理事胡斌等参加了东亭乡组织的广德古十景“羲苍奇绝”的实地考察论证工作。(秦首武)
△ 4月12日,北京出版学院组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在绩溪上庄举办“徽州学者作家书信往来研讨会”,我会绩溪理事方静、成夏林、程福如等参加了座谈会,并分别在会上作论文交流。(程福如)
△ 4月15日,安徽省委宣传部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在泾县开办。培训班结合当前内部资料质量管理要求,特邀省内专业人士进行专题授课,内容涵盖内资质量管理的依据和要求、内资审读情况及问题分析、关于禁止内容的管理规定、编校水平提升策略等。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童达清参加了本届培训班。(童达清)
△ 4月19日、20日,我会三届二次理事会在宁国市召开。会议由汪立军副会长主持。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童达清作了2024年工作总结的报告,并对我会2025年的工作做了初步的规划。各县市区负责人对本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进行了扼要总结,理事们也纷纷发言,对我会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会长彭少鸣同志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我会一年来所做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广大理事和会员热爱地方历史文化的惓惓情怀与高度责任感,对我会工作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给予了热情展望,并对我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童达清)
△ 4月23日,泾县文旅投集团内部刊物《泾川文旅探讨》首发面世。该刊聘请我会泾县会员朱东辉任责任编辑,分有文旅资讯、交流探讨、他山之石、创新文旅、艺苑泾川等栏目。该刊的创办为泾县文化旅游融合搭建了新的平台。(叶彩霞)
△ 4—5月,本会旌德理事方光华为三溪镇路西村村情馆《印象路西》设计展陈。(方光华)
△ 1月—4月,广德会员王小冰实地考察了四合太山古人类活动遗迹、邱村汉墓群、卢村石峻村古道等,并写出多篇相关文章。(秦首武)
△ 4月,郎溪理事童玉娥参与郎溪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编撰工作;6月参加郎溪县诗词学会《郎川诗苑》编审;7月参加县作协文学义工活动;继续做好《郎川情》古典诗词部分编撰工作。(姜海)
△ 5月1日,我会会员、泾县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赵春林赴桐城参加桐城赵氏七修宗谱颁发庆典。赵氏为泾县著名家族,历史上名人辈出。桐城赵氏源于泾县,泾县赵氏七世祖赵友忠迁居桐城。(叶彩霞)
△ 5月3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飞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专家学者一行考察郎溪大佛山养心谷、白茅岭饮品有限公司、侯村祠堂、张大千父母墓,我会郎溪理事王立波、姜海等陪同考察,并介绍了郎溪的地方文化。(姜海)
△ 5月22日,广德会员王业沁接受安徽省电视台记者采访,介绍杭村大捷中新四军勇夺日军九二步兵炮以及郑大方牺牲经过。6月30日,安徽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81年守护,传承烈士精神》在央视七套国防军事节目“国防军事报”播出。(秦首武)
△ 5月24日,绩溪徽学会一行赴休宁中学校史馆参观,了解休宁中学前身——安徽省立二师的创始人胡晋接创办省立二师的经历极其教学成果。我会绩溪理事方静、程福如等参加了这次活动。(程福如)
△ 5月25日,《龙川村史资料丛录》一书在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委会举行首发仪式,我会绩溪理事成夏林参加并致欢迎词。(程福如)
△ 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本会旌德理事方光华、姚小俊为旌德县中国传统村落江村、庙首村、朱旺村、仕川村编纂村志,目前已完成四部村志初稿编纂工作。(方光华)
△ 6月上旬,由我会宁国理事李为民为主编,吴云驾执行主编的文史资料《杨虎其人》完成初稿校审,全书分5大章,共计13.5万字。(帅忠平)
△ 6月16日至17日,本会旌德理事方光华、徐继霞、会员刘四清,陪同宣城市委党史地方志室来旌德开展安徽省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地方志文化与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传承开发》专题调研。(方光华)
△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郎溪文化软实力,6月18日,“郎川大讲坛”专家报告会在郎溪县政务中心二楼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副县长李晖主持活动,县政协副主席冯后祥出席活动。此次报告会特邀南京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赵东升教授担任主讲人,报告主题为《磨盘山遗址考古的价值和意义》。赵东升教授结合多年考古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磨盘山遗址的发掘历程及其在长江下游文明起源中的关键地位,生动阐释了郎溪地区人类聚落演变、生产生活方式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指出磨盘山遗址是研究长江中下游文明交融的“活化石”,为郎溪县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讲座结束,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刘俊谟、王立波、姜海、童玉娥等与赵东升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姜海)
△ 6月19日,我会宁国理事李为民、吴云驾和会员高生元等,受南极乡政府邀请赴冯家塔考察当地红色资源,在乡政府领导陪同下,他们参观了红色广场、余玉堂落脚地赵家遗址、龙川村美丽乡村用房(上浙皖特委陈列馆备用房)等,并参加了大力挖掘南极乡红色资源座谈会。在会上,他们提出抓住明年是上浙皖特委(辐射周边8县)和宁昌中心县委成立90周年的机遇,积极向上寻求支持,争取早日建成纪念场馆、召开纪念大会,为南极乡利用红色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吴云驾)
△广德会员裴仁科以自媒体视频号“裴仁科”为载体,深耕地域文化,本年1至6月间累计发布短视频60余个,累计关注量达近3000万人次,单条最高播放量破百万。他将尘封的乡土文化化作可视可感的文化符号,为广德历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蓬勃动能。(秦首武)
(童达清整理编辑)
发布于:安徽省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