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场主们,今年秋天注定愁眉不展,这本该是丰收的喜悦时节,如今却成了他们难以摆脱的“烦恼之秋”。原本堆积在仓库里的大豆,往年早就被中国买家一扫而空,而如今却无人问津,昔日盛况已然不再。
五月伊始,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骤然降至零,这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豆农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要知道,中国一度是美国大豆出口的头号买家,占其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艾奥瓦、堪萨斯、俄亥俄等农业大州的农民们,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大豆丰收,能为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却眼睁睁看着仓库里的存货滞销,价格一跌再跌,丰收反而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面对如此困境,美国农民的怒火直指白宫。总统特朗普心知肚明,大豆产业是美国农业的支柱,更是共和党在传统农业州的重要票仓。农民的不满情绪一旦蔓延,势必动摇其连任根基。他一方面高喊着要补贴农民,试图安抚人心,另一方面又寄望于中国能将美国大豆订单“提升到四倍”,甚至许诺提供“快速服务”。然而,中方对此并不买账。
展开剩余74%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美方若想恢复大豆出口,必须首先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为双边贸易创造更加公平和有利的条件。言外之意,美方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否则中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大手笔采购。如今,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已从“刚需”转变为“可选项”。
不仅如此,中国买家还积极开拓南美市场,寻找替代供应。阿根廷政府宣布取消大豆出口预扣税后,中国立即订购了10船阿根廷大豆,随后又追加到20船,总计高达130万吨。阿根廷大豆价格低廉,利润空间大,正好可以弥补中国市场的供应缺口。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也证实,这是近30年来,中国首次未订购美国秋季收获的大豆。美国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新闻里中国买家采购阿根廷大豆,却无计可施,徒增焦虑。
美国农业区一片哀鸿遍野。俄亥俄州农业局的发言人坦言,这对当地农民来说简直是“扎心”之痛。产量越高,市场越是低迷,玉米和大豆价格双双下跌,进一步压缩了农民的利润空间。北达科他州的议员更是直言,这无疑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更令美国农民感到讽刺的是,美国财政部前脚刚向阿根廷提供经济援助,后脚阿根廷就凭借政策优势抢走了中国的订单,而美国农民却被晾在一旁,进退两难。
美国豆农的失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未来信心的沉重打击。过去二十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如今中国市场的突然消失,让美国农民措手不及。肯塔基州的农民拉格兰无奈地感叹,这简直就像一场五级火警,火情已经彻底失控。明尼苏达州的农民约翰逊也表示,即便现在能与中国达成协议,也已经赶不上今年的收割季了。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关税政策的持续,化肥、钢铁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也水涨船高。大豆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农民们连维持最基本的收支平衡都变得困难。虽然政府承诺提供补贴,但农民们更渴望的是恢复对华出口,因为市场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特朗普政府最初试图通过补贴来安抚农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市场,而不是临时的救济。印第安纳州的沃帕普直言,他们想靠种地养家糊口,而不是依赖政府救济金。许多农民甚至表示,如果目前的困境得不到解决,他们将在下次大选中重新考虑支持对象。
美国媒体也分析指出,联邦救助计划或许能缓解一时困境,但无法挽回已经流失的市场份额。生物燃料配额的提升,也远不足以弥补大豆出口的下滑。许多农场主已经面临巨额亏损,甚至濒临破产。阿肯色大学的经济学家警告说,农场破产数量再次抬头,一些农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公开喊话希望中国能大批采购美国大豆。然而,中国的底线已经明确:美方拿出诚意,就恢复采购;否则,一切免谈。美国农民也逐渐意识到,政府口号喊得再响亮,大豆卖不出去,一切都是空谈。长期以来,美国农业的整个生产体系都是围绕中国市场需求建立的,一旦中国市场消失,根本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方案。
更让美国农民感到心酸的是,中国买家并非非美国大豆不可。只要价格合适,南美大豆同样可以满足需求。如今,中国不仅调整了饲料配方,降低了对豆粕的依赖,还大力投资南美港口,完善基础设施。阿根廷、巴西的大豆正越来越多地占据中国市场,而美国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意被竞争对手抢走,徒留无奈与焦虑。
"
发布于:江西省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